厦门自贸片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
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33.69%,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的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24.37%、28.54%、21.42%,2017年营业收入更是一举突破2100亿元……成立至今短短23年间,一串数字犹如历史的标尺,衡量着象屿集团跨越式发展的不凡成就。
如今的象屿,从海中孤屿的地名,蜕变为纵横四海、扬帆五洲的一艘企业航母,在聚光灯下显得格外亮眼,其发展前景被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信用评定为“BBB”(投资级)。多年来,社会各界也给予象屿集团许多肯定和荣誉,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物流杰出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等。
象屿集团是如何在实现资产结构和主业升级的同时,从区域性国企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型企业?近日,记者采访了象屿集团负责人,解读高质量发展的“象屿密码”。
创新者进 拥抱变革谋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翻看象屿集团的成家立业史,因保税区而生的象屿集团,始终是改革的探路者、参与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每一步草根创业的艰辛、每一次突破困境的创新,都令人感叹。象屿人用不懈的奋斗实现了腾飞的梦想。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总在不经意间书写。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奔涌在中国大地之时,厦门岛西海域滩涂上的第一铲奠基沙土,揭开了这块土地发展的序幕。
象屿集团作为象屿保税区的开发建设者,白手起家,在完成“试验田”填海造地、招商引资等历史使命的同时,自力更生,将成立时高达95%以上的负债率降到75%以下。
脱下草鞋穿皮鞋,艰苦朴素、攻坚克难的草根精神始终未曾改变。依托象屿保税区平台,象屿人努力向市场要效益,从保税物流延伸到进出口贸易,先后与香港新世界、马士基物流、太平船务、胜狮货柜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不仅各项业务能力高歌前行,也带动了厦门港口物流的跨越式升级发展。
2011年,历经三年多的夏新电子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象屿股份借壳夏新电子重组上市,成为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经典范例(2018年5月更名为厦门象屿,证券代码:600057)。这一布局,不仅维护了夏新电子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各方利益,保住了“夏新”这个民族工业品牌,并为其他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更极大地带动了象屿集团公司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拓展了产资结合渠道和平台,促进了公司的持续发展。此后,象屿集团又积极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围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的投资布局,通过一次配股、两次非定向公开增发融资,引入近50亿元社会资本,并以此实施外延式并购发展,形成了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的良性循环。
象屿人用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之核,利用在开发运营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能力、资源和团队,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中,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主营业务领域涉及供应链管理及流通服务、区域开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房地产、综合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的现代服务业投资控股集团。
象屿集团高度市场化和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正是特区精神的体现。
如今,中国行走到另一重峰峦,象屿集团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为卓有成就的领军型企业。多年来,企业所走过的历程,也印证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的进程。象屿集团正在进行的挑战,也正为国家战略发展做出新的尝试。
物流为线 开启供应链综合服务
象屿集团负责人表示,当前整个服务模式发生变化,整个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竞争已不单是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整合能力之间的竞争。构建供应链服务体系是象屿自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竞争环境的倒逼要求。
象屿集团因保税区起家,也以物流立业。早在十几年前,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展和供应链的延伸,象屿集团就随着业务和市场的延伸,逐步走出厦门,在全国几十个城市设立物流网络节点,业务网络遍及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港口和内陆重要物流节点城市。近期,更是通过控股象道物流,在中、西部地区大宗商品集散区域构建铁路物流网络,形成海铁多式联运的物流体系,实现“一带一路”的无缝对接。
经历了从最初物流概念的引进,现代物流的兴盛,到供应链的形成,象屿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在探索中创新,勇攀高峰的同时,孕育着厚积薄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2015年至2017年,象屿集团营收从600亿元增长到2100亿元,三年间复利效应般扶摇直上,引起了业界关注和社会热议甚至是质疑——象屿是否过于胆大冒进?何以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能够从物流企业转型发展成为一家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链领军企业?
“三年大跨越,创造出这样亮眼的营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长期以来在发展主业上的战略聚焦,以及供应链业务持续转型升级的积累和成效。”象屿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像阿里巴巴、京东等专注于在民生消费领域搭建服务平台,象屿集团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以物流作为货权控制、风险控制、服务控制的关键,实现高度的衔接互动,协同效应日趋明显,搭建大宗商品和制造业领域“四流合一”的新型供应链服务平台,并由此孕育出裂变般的跨越式发展。
2011年,象屿集团启动供应链服务升级,不断在物流和商流的基础上,叠加资金流和信息流,构建“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依靠增值服务,提升客户原材料产成品采购分销效率等,提高盈利能力。其中,象屿集团结合国家粮食战略、在东北黑土地上践行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模式就是最好的例证。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2013年,象屿集团围绕“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的思路,在找准可以为农民缓解卖粮难、打通“北粮南运”、延伸粮食产业链等方面提供服务的契合点后,果断进入黑龙江。“黑土地上种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短短四年多时间,象屿以独特的“搭平台促共赢”的象屿模式,以超常的象屿速度,迅速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根据上市公司厦门象屿年报,去年农副产品供应链全年实现营收94亿元,完成近1300万吨在库国家临储粮保管服务,粮食供应链平台服务与北粮南运业务实现突破,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象屿在黑龙江农业全产业链的投资经营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多位中央领导的肯定。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对象屿集团给予高度评价,说象屿集团是一家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企业;也是政府和农民信得过的企业。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如今,千万吨粮仓在黑土地上熠熠生辉,象屿集团走出一条既服务国家战略、又服务市场需求的集约化发展之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回看象屿的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图景愈发清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供应链业务占集团整体营收的比例超过90%,利润贡献率超过54%。
携手共赢 以发展为“最大公约数”
近两年,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象屿集团加快了国际市场开拓、跨境供应链服务、国际化运营团队培育的步伐。相继在新加坡、新西兰、美国、阿联酋(迪拜)、印尼等设立11家海外投资企业,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新时代、新机遇,象屿集团已大踏步走向国际化的资源整合之路、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身在外贸依存度高达135%的厦门,“走出去”是这里企业的天然基因。
身在对台交流交往的前沿阵地,象屿集团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龙头企业,肩负起国家使命,走出一条互利合作之路。搭建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建成大陆最大的台湾商品交易中心,是台湾商品打开大陆市场的窗口,更成为当年不少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的第一站;瞄准两岸跨境电商这片蓝海,相继启动对台海运快件、跨境电商产业园、台湾商品直送平台等项目,通过跨境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打造和两岸携手合作,搭建起衔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跨境电商新通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我国努力改变国际分工整合全球资源,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内在需求,也是国企的历史使命。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象屿集团把丝路精神转化为“走出去”的实际行动,在国际市场开拓、跨境供应链服务、国际化运营团队培育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走出合作共赢之路。其中,在印尼投资建设的不锈钢冶炼项目就是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我国是不锈钢消费的大国,占据全球70%左右的不锈钢消费市场。然而,由于缺乏红土镍矿这一不锈钢冶炼的原料,中国不锈钢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导致了国内不锈钢消费应用的不足。如何找到市场需求与资源不足之间的平衡?象屿集团携手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将不锈钢的生产端前置到原材料丰富的印尼,改变了国际分工、整合全球资源,也通过国际化布局,打通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发挥中国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加上印尼的矿产资源优势,二者强强联合带来的将是双赢局面——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不锈钢精深加工行业降本增效,并推动国内高能耗、高成本和低水平的不锈钢冶炼行业降产能,并往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不锈钢精深加工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为印尼培育不锈钢产业基础、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项目赢得了印尼当地上至最高领导层,下至普通百姓的认可和好评。而象屿也借此打通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构筑起自身在不锈钢产业链的核心竞争优势。
不锈钢冶炼项目成为有温度的“一带一路”故事,向世界展示更加立体、前瞻的象屿形象。目前,该项目作为地方国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库。今年初,集团在海外发债全球路演过程中,向国外投资者介绍了这一互利互惠项目的情况,被盛赞为“务实的一带一路经典案例”,极大促进了海外发债的成功。
不止于此,在境外林木资源方面,象屿集团收购规模化的境外林木资源,整合林场与物流资源,搭建了从境外产区到国内销区的全链条、全方位的木材供应链服务平台。
丝路绵延连山海,与时偕行聚人心。象屿集团把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精神和“开拓进取”实干精神融入企业发展进程,并与自身国际市场开拓、跨境供应链服务等内容深度结合,展现出强大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投身厦门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
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厦门跨境电商产业依托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优势,以对台海运快件为突破,如今业务遍布全球,形成象屿、海沧、机场三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并吸引了亚马逊、京东、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巨头的青睐,成为我市深化外贸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支撑着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决定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其中厦门等22个城市入选。厦门终于如愿进入跨境电商“国家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厦门跨境电商之路始于对台海运快件。2013年起,象屿集团借助地理优势打通对台海运快件业务,形成以公共监管平台为核心,以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厦门跨境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全年,海运快件业务量同比激增3980%。
多年来,厦门在非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局限下不断突破,主动开发搭建地方版监管平台,并成功吸引亚马逊等电商巨头的青睐。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及浦东新区党政领导在调研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时,充分肯定象屿集团对台工作,认为象屿集团是厦门对台合作的重要载体、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高度赞赏并表示大力支持象屿集团的一系列探索。
近年来,象屿集团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在寻找市场规律与政府目标契合点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逐渐探索形成“搭平台、促共赢”的发展模式,带动一系列产业平台项目发展。同时,积极投身厦门自贸片区建设,在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自贸金融中心、自贸时代广场、整车进口汽车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闽台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中心等一系列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这些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也为象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昔日因炮战闻名的海防前线、如今大陆最大的台湾商品交易中心——翔安大嶝台贸小镇,面对经营渠道多元化、扁平化冲击和实体经济的萎缩,正经历一场内在变革。依托多年来大嶝市场作为对台经贸交流平台的深厚基础,象屿集团主动搭建平台,完善跨境电商整体供应链服务能力,推动大嶝市场向跨境电商转型,建成两岸跨境电商及O2O平台。聚焦化妆品、母婴、食品等领域,现已和各大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包括网易考拉、天猫、聚美、亚马逊等建立稳定合作,年销售额超2亿元。同时,利用国家将“非特”化妆品备案权限下放自贸试验区的契机,推动建设“台湾化妆品展销平台”。通过提供注册备案、物流通关、展陈推广、青创孵化、仓储配送、平台链接等“六大服务”,建成台湾化妆品产业营销中心。
在机电设备平台建设方面,从最初为五金机电从业者提供商品展示交易的场所和便捷的仓储物流服务,到升级为区域性的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创新地融合“保税+”“金融+”,把设备购买延伸至设备租赁。今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在调研该项目时,省委书记于伟国要求全省各地学习借鉴厦门机电交易中心平台经验,加快重点产业平台建设,让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建设整车进口汽车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福州江阴及厦门海沧两个整车进口口岸,充分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东南沿海海运及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等“一带一路”物流新通道,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平行进口汽车综合交易平台。2017年累计整车进口平行进口汽车1.3万辆,占全国比重达10%,2018年上半年象屿汽车在江阴、厦门口岸整车进口业务分别占两口岸平行进口汽车业务体量的21%和94%。
【展望】夯实自身基础 提升经营质量
经济特区第一声“开山炮”揭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厦门岛西岸滩涂上填海造地圈起来的“聚宝盆”是象屿集团成立时的生动注脚,而今迈入新时代,象屿发展迎来新阶段。
放眼国内,国企经营生机勃勃,动力来自改革。当前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象屿集团主动作为、刀刃向内,把国企改革顺利向前推进,在市场化改革中做优做强,蹚出自己的路。
主动提出作为国有资本运营授权试点;实现职业经理人改革,经营团队全部市场化;拿到厦门市首个员工持股试点的国有企业,并将从东北项目试点……
靠改革强身健体,象屿集团将资源配置与产业整合、战略实施和业务模式升级、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产资结合、产融结合的深化为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企业展现出更亮丽的新风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年需要砥砺前行、艰苦创业的干劲,新时代同样需要不忘初心的精神回归。象屿集团负责人说:“生在保税区,长在保税区。无论象屿集团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会心系保税区,扎根厦门。象屿集团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地方发展的心不会变,这条血脉不会断。”
下一步,象屿集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以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当好服务民生保障的主力军”等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自贸委、国资委的各项工作部署,更加积极地融入厦门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在培育自贸区创新平台、建设台贸小镇和香山休闲农业项目、打造现代物流千亿产业链、促进和扩大两岸经贸交流等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2015年定下的五年规划已经提前完成,象屿集团将重新启动规划调整。象屿负责人表示,2018年是个新起点,象屿要有新气象、新目标、新举措、新动力,要走自己的路。象屿集团将以厦门新一轮改革发展为契机,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建在国企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坚持“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经营理念和“项目可行、市场可期、团队可为、风险可控”的对外投资原则,不断夯实自身发展基础,把市场化改革推向深入,提升经营质量,提升行业影响力、控制力、竞争力,对标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做强、做深、做透供应链,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朝着中国一流的现代服务业投资控股集团的目标迈进。(文/厦门日报记者 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