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黑土金装的龙江大地刚刚换上银色的外衣,农人丰收的喜悦从田野延续到粮仓。厦门象屿集团在黑龙江省富锦、依安、北安、绥化等多个粮食主产区布局的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在这个时节充分展现着“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发展部署的重要意义。
象屿集团系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9月进入黑龙江省投资农业,五年间,象屿在黑龙江已设立投资企业30余家,总投资额已达140亿元,总资产达230亿元。粮食收储总仓容达1750万吨,储粮量1710万吨,其中,国储1246万吨,在全省占比达到8%;深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五年累计实现营收353亿元,直接税收超过10亿元。集团正式员工达4000余人,带动就业达1万人以上。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如今,象屿的千万吨粮仓在黑土地上熠熠生辉,百万吨深加工项目已次第投产。毋庸置疑,象屿为我省打通“北粮南运”,延伸粮食产业链,缓解农民卖粮难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履行了2013年象屿进入黑龙江时所提出的“黑土地上种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庄严承诺。
保仓储围绕产区布局做大粮食仓储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自2013年以来,象屿秉持这一理念,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切实担负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责。
一辆辆称重结算的运粮车在粮库内穿行,一排排数不清的现代化粮食储备设施开仓接粮,一个个全天候工作的烘干设备发出隆隆的轰鸣声……
田野里,丰收的“续篇”在各个象屿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谱写新篇。采访中,记者切实地感受到象屿粮仓里的丰年画卷。
近年来,象屿围绕产区布局做大粮食仓储。在我省的富锦、依安、北安、绥化、讷河、嫩江、五大连池等粮食主产区,形成七大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中心,目前总仓容已达到1750万吨,在全省占比达到8%。今年9月初,象屿农产便启动粮食收购计划,为我省农民解决收获后续难题,同时为2019年农田种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百闻不如一见,象屿收粮环节的信息化、规范化、高效服务早被多方好评,近日,记者在富锦象屿金谷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体验了一次农民卖粮的全过程。
早上7点,绥滨农民老谢驾驶着满载玉米的大货车来到富锦象屿金谷产业园区门口登记办卡,工作人员把基本信息输入后,这张卡便变成老谢卖粮的“通行证”,他当日卖粮的各项数据信息都会录入到这张粮卡里。老谢对记者说:“现在我们卖粮都提档升级了,以前卖粮拿的是纸票子,现在‘一张卡’就搞定了。”
很快,经过扦取样品、检测、过磅、卸车等环节后,老谢便到秤房通过刷粮卡自助打印检测报告,之后就一边坐沙发休息一边等待结算,收粮流程全部环节在40分钟之内便完成了。老谢对记者说:“我卖粮首选一定是象屿集团,因为象屿集团对农民售粮提供的是贴心服务。你看秤房里有沙发、有免费餐厅、有开水提供,卖粮自动化、信息化,卖完粮食,粮款立即可结算,打到个人账户里,从来不拖欠粮款。速度快,服务好,大企业的规模很让人放心,收粮过程也很公开、公平、公正,值得信赖。所以我们这周边农户都选择象屿。”
在富锦县象屿产业园区秤房的结算台前,农民张德胜告诉记者,他这次拉过来约40吨玉米,已收到手机短信通知结算款58321元,卖粮价格约0.72元/斤。张德胜说:“没想到我的玉米价格每斤超过了7毛钱啊,比我们当地经纪人收的多卖了近2毛钱啊,我真是特别知足了。”
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是象屿集团在秋粮收购期间按照“五要五不准”的粮食收购守则,把好扦样关、检质关、检斤关、接卸关、结算关、安全关。在入库前,充分利用科学化、规模化的烘干设备,有力保证粮食质量,减少损耗,保障粮户利益。同时,成立质检中心,建立粮食检温系统信息化平台以及针对储粮形态全天候无盲区视频监控体系,定期对不同保管形态的粮情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粮情变化情况,实现科技化、信息化储粮。
一位正在执行粮库巡查的管理员对记者说:“公司建立了粮库巡查机制,实施仓储保管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头,我的工作便是核对好入库粮食的数量,及时监测库存粮食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象屿集团农产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近年来,象屿集团以独特的“搭平台促共赢”的象屿模式,在北安象屿、富锦象屿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中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象屿速度,成功实现“国家增产、农民增收、地方增税、企业增效”的多方共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公司测算,通过象屿集团提供的全产业链服务,可直接为农民节本增收100元~120元/亩,按平均家庭拥有土地30亩计算,每个家庭可增收3000元~3600元/年。其次,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变成农业产业工人或农业产业农民,获取劳动收入,年工资收入约42000元~55000元;有实力的农民可以参与合作种植,平均每亩获取资本投资收益约50元~100元/亩(好年景可达到150元~200元/亩)。象屿集团还在大连、锦州、蛇口等11个主要港口建立陆、铁、海三位一体联运通道,打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拼创新“二次点价”“地头直销”暖民心
“之前我们是抱着尝试一下的心理,直接从田间运了两车玉米到象屿集团来卖,结果每斤比粮贩给我们的价格高1分钱。我尝到甜头后,听说象屿集团为合作社卖粮出台‘二次点价’模式,于是果断地运来17车粮食,并选在20天后再结算,今天结算价格出来了,我粗略算了一下,每亩地玉米我多卖了50多元钱,这相当于我种的玉米增产了100多斤!”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的种植户刘海梁得意地对记者说。
前不久,刘海梁和另一位种植户孙立国到富锦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送了一面写有“服务于农爱百姓,尽心尽力解民忧”的锦旗,感谢象屿集团“地头到粮企直销”和“二次点价”政策让利农户,让农户实实在在实现了增收。
刘海梁所说的“二次点价”模式,正是象屿集团今年针对农场或合作社创新的一种让利于民的收粮新举措,即在收粮结算方面,确保农户获得卖粮当日基准价格收益的前提下,提供二次点价结算的选择权,让农户享受价格上涨利润。这种点价方式使农户不用顾虑粮食实时价格,可及时将田间收获的粮食运到象屿,避免出现农户不能科学储粮导致粮食质量下降,也可以挤去中间环节消耗,让农户直接获利,提前锁定利润。
据悉,象屿集团实行独创的“二次点价”方式,也是因其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一是“吃得下”,即象屿集团的粮食仓储容量足够大。象屿在富锦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粮库,占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仓容达500万吨。二是“可消化”,即深加工能力强。北安、富锦象屿产业园区现已形成15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规划打造200万吨玉米深加工能力。这两大优势使得象屿集团可以非常有底气地实行惠农的“二次点价”模式。
象屿集团农产负责人对记者说:“富锦象屿还会继续创新深化‘直连’模式,将结算端口前移到农场,即企业统一出车直接去农场收粮。这是过去农场与象屿直连方式的延伸,既帮助解决农民由于保粮方式简陋、不科学,导致粮食质量降低而影响粮食价格的问题,又切实为农户解决收粮零散和运送不便的难题。另外,象屿集团还准备继续拓展服务链条,持续推动粮食银行业务,为种植大户代烘代储,解决农民烘干与仓容不足问题,真正让利于民、暖心于民。”
延链条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助农增效
象屿集团通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链上下游产业发展,构建共生共赢的价值生态圈。制定了“种植联农户、仓储联产区、加工联产业、物流联销区、金融联资本”的全产业布局策略。通过贯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上的合作伙伴,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一个园,一个链”的产业发展规划。
象屿集团生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象屿集团把深加工建在粮堆里,近几年大力推进粮食深加工。”他们历时9个月建成加工能力分别为75万吨每年的富锦、北安玉米深加工项目,创造了六项行业纪录。继富锦、北安玉米150万吨深加工项目2016年投产后,绥化1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项目今年年底也将投产。到“十三五”末,三个园区年玉米深加工总规模将达到500万吨。
在富锦象屿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的淀粉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加工车间干净整洁,大型机械按预先设定的程序运行,基本实现全程机械自动化。此时,加工完成的淀粉正在自动装袋作业。经了解,这些淀粉早已定下了买主,不久之后,这些淀粉将发往省外市场。
2018年绥化象屿粮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9月初第一批产出的“象稻”大米已在市场亮相销往全国各地。此举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发展,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公司将米样送到袁隆平先生面前,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可,还欣然提笔书写了“象稻,香稻,福到”六个大字以示纪念。
展未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象屿集团负责人对记者说,到“十三五”末,象屿集团计划在黑龙江的总投资由140亿元增加到260亿元;仓容规模将由现在的1750万吨,扩大到2000万吨;合作服务种植面积将由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500万亩;玉米深加工项目新增投资达100亿元,规模由现在的150万吨,扩大到500万吨;北安、富锦、绥化三大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形成淀粉、淀粉糖、氨基酸、燃料乙醇、生物饲料五类产品组合。在哈尔滨管理平台已建立了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行业首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占地约3万平方米,旨在通过研发创新打造生化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未来的象屿集团,将通过核心项目筑巢引凤,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合作发展模式,形成共享共赢的价值生态圈,助力黑龙江省加快转变农业产业化格局,实现由产粮大省向加工强省转变。(黑龙江日报 记者宋晨曦/见习记者汪思维)
象屿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
象屿生化有限公司第一届合作人大会在哈尔滨召开。
富锦象屿生化生产车间。
满载秋粮的农用车接连驶入园区“过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