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潮涌鹭岛。在众多先行先试、敢闯敢拼的厦门特区企业中,有一家企业从厦门西北角的象屿岛附近,从零开始建设保税区,从土地成片开发建设到海西综合物流服务,再到打造全球供应链服务平台,短短22年,发展成以供应链管理及流通服务、房地产、类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区域开发运营等为核心产业的国有企业集团。旗下投资企业从5家发展到超过200家,员工从20余人发展到近万人,企业营收规模超2000亿元,今年有望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前100 位。它,就是象屿集团。
象屿集团创立于1995年11月28日,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厦门象屿保税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中央商务区的开发运营服务商,象屿集团始终将“改革”作为其核心基因,始终站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紧跟国家和产业发展大趋势,以国企的担当和责任,深耕市场、突破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城市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厦门市国有资本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做强做优做大的典型案例,成为特区国企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标杆企业之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的起点,象屿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厦门并拓展全球产业链条服务布局,继续投身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区域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前,A股上市公司象屿股份发布年报,2033亿元的营业收入和71%的同比增幅,在当前的市场中格外引人瞩目。
在象屿股份的带动下,控股股东象屿集团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214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象屿集团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实现这个突破,他们只用了22年时间。这在福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那么,象屿集团活力之源在哪里?用象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水利的话说,就是改革、创新和开放!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门走进象屿集团,去探寻这2000多亿元背后的奥秘。
融入产业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
勇当改革排头兵,创造“象屿速度”
上世纪90年代,全球贸易日益繁荣,中国正大踏步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地处东南沿海,迎着吹来的太平洋贸易风,厦门经济特区积极发挥政策优势,大胆先行先试,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厦门西海域的一片滩涂上,厦门象屿保税区的建设大幕由此展开。1995年成立的象屿集团,承担起开发、建设、运营象屿保税区的历史使命。
成立之初,资金严重匮乏的象屿集团在市委市政府及象屿保税区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成为厦门市首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一体化试点企业。象屿集团围绕政府目标,创新开发体制,积极发展贸易和物流业务,以支持象屿保税区实现滚动开发,并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质流通配套服务。在出色完成政府所赋予的区域开发使命的同时,利用在开发运营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能力、资源和团队,继续投身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中,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主营业务领域涉及供应链管理及流通服务、区域开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房地产、类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的现代服务业投资控股集团。
回顾发展历程,象屿集团因象屿保税区而生,20多年来,从象屿保税区到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再到自贸片区,象屿集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福建省、厦门市及自贸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勇立改革潮头,始终站在国家经济开放的前沿地带,既是改革的推动者、实践者,又是改革的受益者,象屿集团的高度市场化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正是特区精神的体现。
22年间,象屿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24.37%、28.54%、33.69%、21.42%,在厦门国企中,呈现出独特的“象屿速度”。
围绕政府目标 遵循市场规律
独创“搭平台促共赢”的象屿模式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国家富强的灵魂,对于企业同样至关重要。象屿集团22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创新求变的22年。
在开发运营象屿保税区的过程中,象屿集团创建了国际航运中心、象屿城市及城际物流配送中心、五金机电物流集散中心、大嶝小镇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逐渐探索形成独特的“搭平台、促共赢”发展模式。
近年来,象屿集团又积极投身自贸片区建设,建设了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厦门机电设备展示交易中心、自贸金融中心、自贸时代广场、整车进口汽车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闽台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中心等一系列新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这些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也为象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企业发展,战略先行。实施何种战略,是企业在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评估分析后的必然选择。象屿集团独创并成功实践了平台战略,这是对当前企业战略的全新探索。
这些年,象屿集团旗下象屿建设搭建了上述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是这个战略的运用;象屿股份打造“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则是这个平台战略的具体运用。
就像消费品领域出现阿里、京东这类行业集中度很高的服务平台型企业一样,随着大宗商品和制造业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优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也必将应运而生。
象屿集团在服务象屿保税区开发运营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贸易和仓储物流运营体系,后续象屿集团以象屿股份为平台,将国际贸易和仓储物流两个体系合二为一,为公司构建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奠定扎实基础。如今,通过不断整合资源和优化流程,拓展供应链服务的产品领域,延伸服务链条,促进制造业实体降低经营和流通成本,象屿闯出了独特的“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的象屿模式,形成了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和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并在农副产品、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成功运用。
其中,象屿集团推动象屿股份在饲料原料贸易的基础上,围绕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延伸粮食产业链,布局东北粮食产业,就是公司在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战略方面的一个成功样本。
粮食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以集约化的粮食收购和仓储物流网络为依托,深度布局粮食领域的全产业链条,通过推动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针对粮食产出,配套收购、烘干、仓储、转运服务;通过构建北粮南运通道为粮食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提供一条龙粮食供应服务,为福建、厦门保障口粮安全,实现“引粮入闽,引粮入厦”提供了便利条件。粮食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国家增税、企业增利多方共赢的象屿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吸引了从中央到省、市政府领导及行业领导的高度关注。他们对象屿集团在服务国家粮食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产业延伸、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数字为证。根据象屿股份年报,去年农副产品供应链全年实现营收94亿元,完成近1300万吨在库国家临储粮保管服务,粮食供应链平台服务与北粮南运业务实现突破,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金属材料及矿产品供应链营收超过1300亿元,能源化工产品供应链全年销量接近900万吨,营收458亿元。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象屿集团针对供应链上产业客户的多元资金需求,着力发展产业金融,在产业链之外又搭建了产业金融和消费金融平台。象屿集团旗下的象屿金控有效嫁接象屿股份各供应链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增值服务,逐步从传统单一的类金融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争做国企改革试点“象屿样板”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允许乃至引入更多的非公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实现改革任务可探索的有效途径”。伴随着在供应链服务领域的深耕细作,象屿集团也在逐步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力资本市场,为主营业务保驾护航。
早在开发运营象屿保税区时期,象屿集团就开始探索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的股权多元化发展道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20多年间,象屿集团先后通过与马士基物流、太平船务、胜狮货柜、建发股份、紫金矿业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资合作,不仅壮大、提升了象屿集团的经营能力,还带动了象屿保税区的繁荣发展、厦门港口物流的产业升级。
2009年,象屿集团通过认购上市公司夏新电子定向发行的股份,将旗下象屿物流集团10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创新性地将夏新破产重整与象屿股份重组上市相结合,促成了*ST夏新更名为“象屿股份”,并于2011年8月29日在上交所复牌交易。象屿股份的重组上市不但实现了债权人、股东、重组方、员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赢,为今后其他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而且为象屿股份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平台。
此后,象屿集团积极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围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布局,通过一次配股、两次非定向公开增发融资,引入社会资本,并以此实施外延式并购发展,形成了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象屿集团以上市为契机,将资源配置与产业整合、战略实施和业务模式升级、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资本市场通道的打开,产资结合、产融结合的深化为象屿集团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展望未来,象屿集团将在市委市政府及自贸委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发力,通过在国有资本运营授权、出资人派出董事、经营团队市场化、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方面的先行先试,释放发展新活力。
不忘对外开放初心
打通境内外市场,成就“象屿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一直是外向度非常高的城市。这里的企业也先天带有“走出去”的基因和胆识。
从象屿保税区到厦门自贸片区,象屿集团20多年一直身处对外开放最前沿,承担着政府赋予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光荣使命,在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早在十几年前,随着业务领域拓展和供应链延伸,象屿集团便逐步走出厦门,走向全国,已经在全国36个城市设立物流网络节点,业务网络遍及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港口和内陆重要物流节点城市。近期更是通过控股象道物流,在中、西部地区大宗商品集散区域构建铁路物流网络,形成多式联运的物流体系,实现“一带一路”无缝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厦门是对台的前沿阵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发挥厦门对台工作的窗口、桥梁和基地作用,在密切两岸交流合作上有更大的作为。象屿集团作为两岸经贸合作龙头企业,将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商品交易中心,使之成为两岸经贸往来交流的窗口;紧随两岸跨境电商热潮,又相继启动了对台海运快件、跨境电商产业园、淘宝台湾馆、亚马逊台湾馆、台湾商品直送平台等项目,通过跨境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打造和两岸携手合作,形成在全国极具特色,衔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跨境电商新通路;借助自贸区厦门片区的政策优势,象屿集团正着力持续提升现有对台交流平台的质量和内涵,以大嶝市场为载体先行先试,打造台贸特色小镇,多方面推动厦金融合、探索以对台为核心的自由贸易港模式,展示红砖厝文化新内涵、打造未来城市新门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我国努力改变国际分工整合全球资源,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内在需求,也是国企的历史使命。
当前,象屿集团在国际市场开拓、跨境供应链服务、国际化运营团队培育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其中,象屿集团联合其他企业在印尼投资建设的不锈钢冶炼项目,便是象屿集团“走出去”布局国际产业资源节点的代表。象屿集团将不锈钢的生产端前置到原材料丰富的印尼,改变了国际分工、整合全球资源,也通过国际化布局,打通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该项目作为地方国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库。
象屿股份通过境外设立公司,收购规模化的境外林木资源,打造从境外产区到国内销区的全链条、全方位的木材供应链服务平台,已在新西兰、美国合资成立了多家公司整合林场与物流资源,去年原木进口量及进口金额位居全国前5位。象屿股份搭建的整车进口汽车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去年累计平行进口汽车1.3万辆,占全国比重达10%。
去年,象屿股份在香港、新西兰、迪拜平台公司基础上,新增新加坡平台公司,并全面梳理境外公司的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正式从本土资源整合走向国际化的资源整合之路。2017年象屿集团海外公司销售额相比2016年全年增长了51%,海外公司正处于稳步发展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象屿集团获得惠誉国际信用“BBB”(投资级)评级,此系厦门企业第一次得到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给予的投资级评级,也是目前福建省内企业获得的最高评级。因此评级象屿集团得以在今年1月顺利在境外成功发行5年期5亿美元债券,用于海外投资项目建设和海外网络布局。象屿集团境外发债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厦门市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形象,也将会带动更多的厦门国企亮相国际资本市场,助力厦门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
立足厦门服务城市发展
扎根厦门,巩固“象屿根基”
如今的象屿集团已经从曾经的区域性企业成长为全国性的企业,并逐步变身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在成长壮大的同时,象屿集团不断强化使命担当,投身区域发展,为厦门这座城市添砖加瓦。
多年来,象屿集团先后承担了象屿保税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自贸区厦门片区中央商务区等多个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任务。象屿集团的项目投资及招商引资均取得突出成效,为繁荣区域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家有担当和责任的国有企业,象屿集团在做好服务产业链的同时,也不断探索服务城市民生发展。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大嶝小镇、象屿酒业、象屿汽车、闽台中心渔港、跨境电商等,象屿集团已形成了较强的民生服务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28日,厦门海沧保税港区获批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象屿集团依托成熟的行业经验,主动对接厦门自贸委、口岸办、码头等单位,使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成为2017年全国获批的7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第一个率先投入使用的口岸,充分体现了厦门速度。开港当天上岸的首批30辆平行进口汽车,全部由厦门象屿汽车有限公司进口。这一行动不仅再一次体现了“象屿速度”,同时,象屿汽车的服务能力也将给厦门市民在汽车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
象屿金控还不断完善消费金融场景的搭建,打造“短小频快”的消费金融服务品牌,并通过二手房、二手车等各类平台提供更多普惠金融。
同时,象屿集团积极参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地下管网改造、新机场等民生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光是去年,象屿建设共承担13所学校、1家医院的代建任务,稳步推进爱鹭老年养护中心、香山休闲农业、台贸小镇的建设,参与了厦门市市民卡的筹建。去年厦门会晤期间,象屿集团充分发挥国企带头作用,争当“六个先锋”,全力服务保障厦门会晤胜利举办。
耐人寻味的是,不久前,象屿股份发布公告,将上市公司证券简称更改为“厦门象屿”。更改后的“厦门象屿”含义更加清晰、指向更加明确,充分体现象屿集团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投身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促进经营升级的战略选择。
象屿集团以国企的担当和责任,为城市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图为厦门自贸片区。(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大嶝小镇
象道物流铁路物流网络助力厦蓉欧班列,服务西部大开发。
象屿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园区
自贸金融中心
【人物专访】
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专访象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水利
“迈入新阶段,象屿将以供应链创新帮助制造企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创造流通价值,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近日,在谈起象屿集团的未来发展,象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水利这样总结道。
记者:象屿集团这20多年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在背后支持?
张水利:从象屿保税区诞生开始,我们一直紧跟国家战略,围绕政府目标,同时,我们投身市场,敢于在市场中寻找机遇,抓住市场大趋势,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象屿集团逐渐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象屿企业文化,象屿人乐于与各类型的商业主体结成合作伙伴,携手共谋事业发展。同时,象屿集团一直在持续打造一支志同道合、战斗力强的高管队伍,通过象屿商学院,为象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护航。
记者:在象屿集团发展过程中,党建发挥了哪些作用?
张水利:象屿集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建这个“根”和“魂”。党的领导就是象屿集团改革发展的原动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指南针和稳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始终坚持不懈抓基础党建工作、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持之以恒抓反腐倡廉工作等。象屿集团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实现了与经营管理的新融合;以党建推动经营管理,推动企业文化落地;切实推动落实党的基层组织与经营组织同步建设。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党建为引领,激发集团上下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广大员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记者:20多年发展,象屿集团在让员工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有哪些努力?
张水利: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最终使命就是回报股东、回报合作伙伴,同样也要回报社会,回报员工。一直以来,象屿集团在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持续努力,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职工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以员工食堂、员工活动中心、艺术节、运动会等为载体,整合资源手段,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幸福象屿家”系列关爱员工活动,切实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
记者: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象屿集团将如何规划再出发?
张水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表明建设现代供应链,已经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站在新时代,身处新阶段,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及厦门市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国企在创新发展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各项改革,以更宽视野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围绕市场和客户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切实增强可持续增长的盈利能力,在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大事记】
■1992年9月7日,象屿保税区开工建设。
■1995年11月28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1997年8月2日,象屿集团成为厦门市首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
■2003年,象屿集团与中国银行厦门分行交流内控管理制度时正式对外提出“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经营理念。
■2004年底,象屿集团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
■2005年4月14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审计署“2002-2004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厦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2008年11月,颁布了象屿集团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象屿文化大纲》。2015年,对象屿文化与时俱进进行了再次总结和升华。
■2011年8月29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重组上市。
■2012年4月28日,象屿集团红帆图形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4年4月26日,象屿集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5年2月12日,象屿集团捐建厦门市最大养老院——厦门市爱鹭老年养护中心。同年11月27日,该项目奠基动工。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揭牌,象屿集团作为厦门片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域龙头企业,开发建设运营数个自贸区平台项目。
■2017年11月,象屿集团获惠誉国际评级为BBB级(投资级)。2018年1月,象屿集团海外发债成功,实现境外资本市场首秀。
■2017年,象屿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数据】
●截至2017年底,象屿集团总资产超过9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2100亿元
●22年间,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24.37%、28.54%、33.69%、21.42%
●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30名
●2017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59名
【荣誉】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中国驰名商标
本组文/厦门日报记者 张小燕 宗满意
本组图/象屿集团提供(除署名外)